“鼓励学生合作”的素养概述

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以共同提高为目的,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的最大化的一切相关行为。

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中, 学生按不同性别及不同能力分成若干小组, 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每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掌握所学的内容, 并为小组的共同学习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为了理解和掌握一个内容以及最后完成全组的学习任务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讨论问题、倾听他人的意见、从他人那里学习到自己不懂的内容、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同他人辩论、填补相互间在理解方面的不足。

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能力,给学生较多参与分析讨论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学会汲取,在汲取中学会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行合作学习, 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

方法与技巧

1. 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具有合作性

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最好是团体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任务,并且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最好是开放式的,即答案不是惟一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和思考。

2. 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

如果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形式单一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应该是多样化的。下面重点介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讨论式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1)观点对对碰(Philosophical Chairs

教师事先将两种不同的观点陈述出来,分两个阵营,学生移动到自己支持的观点阵营,然后进行讨论,轮流发言支持自己的观点。过程中如果学生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也可以选择切换阵营。

(2)大风车(Pinwheel

学生分为四组。其中有三组分别代表特定的观点,第四组的成员被指定为"质疑者",其任务是确保讨论持续进行并用质疑的方式保持话题的挑战性。每个组指定一个人坐在前面的椅子,形成一个正方形,面对其他组的发言者,每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坐在发言者后面,这样整体看起来像一个风车。四位发言人介绍并讨论他们提前准备的问题(准备工作是与他们的小组一起完成的)。一段时间后,发言者后面的一位同学从第二位轮换到中间座位并继续对话讨论。

(3)鱼缸(Fishbowl

学生被分成两组,分别扮演讨论者和观察者。讨论者在教室中央围坐一圈就教师布置的话题开展讨论,观察者在圈外也围成一个圈(可站、可坐),需要认真观察和倾听,要给出反馈,也要做好成为讨论者的准备。讨论者就像透明鱼缸里的鱼,表达的观点都在观察者的视野下,因此得名鱼缸法。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地互换学生的角色。

(4)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

教师需要阶段性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精心设计的概念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具有两难性或不确定性,如学生常见的认知误区等。然后学生利用23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形成并梳理自己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使用投票器让学生匿名提交他们的答案。接着,学生分为2-3人的小组讨论他们各自的答案,尝试对认为“正确”的答案达成共识。最后,教师可以再次使用投票器收集学生讨论后的答案,并做必要的讲解。

(5)滚雪球/金字塔(Snowballing/Pyramiding

学生先是两两结对讨论问题,在每个人都分享完他们的想法后,另一对同学加入,形成一个四人小组,前面一对与刚刚加入的一对学生再次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后,两个四人小组联合起来组成八人小组,依此类推,直到整个班级在一次大型讨论中合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讨论对观点意见、解决方案等进行优先级排序类的问题。

(6)旋转舞台(Revolving Stage)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配到教室不同位置的讨论点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不同的问题,各小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截止时间到了以后,讨论结果记录留在讨论点原地不动,但整个小组的成员移步到下一个讨论点,对上一组留下的讨论意见进行讨论,留下评述内容。以此类推,等每个小组在每个讨论点都讨论过并留下意见后,再全部回到原始位置,原始组结合其他组留下的意见再次进行回顾讨论。最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陈述本组的最终讨论结果,像全班进行总结发言。

(7)智力拼图(Jigsaw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学习相同内容。教师事先把学习材料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个小组的各个成员领取一部分。然后由不同小组中掌握相同材料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专家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最后,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把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教给其他组员,每个成员讲解完毕之后,大家就会掌握全部的学习内容。

3.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引导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以下介绍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1)第一天记住别人的名字

让学生在记事卡上写下姓名、电话号码、专业、家乡和任何其他相关信息。有时候,问一些私人问题会有助于打破僵局: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你旅行过的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条件允许的话,大家尽量围绕一个圈子坐。讨论组长先做自我介绍,也允许别人通过问一些预期的问题来介绍自己,比如"你叫什么名字?""你来自哪里?"等等。当讨论组长沿着圆圈前进时,她继续从头开始大声重复每个学生的名字,当她犯错时就必须要求纠正,直到最后,她可以依次认出每个学生。如果你能鼓励学生和你一起尝试记忆其他人的名字,那就更好了。介绍应该是自由流动的,更像是小型谈话而不是采访。

(2)在课堂之外和学生进行一场简短的会面

在课程开始的前几周内,安排与每个学生进行简短的、大约15分钟的会面。手头最好准备一些与学习有关的问题(你对这门课的期望是什么?你对第一篇论文有什么想法?这门课和你未来的职业兴趣有什么关系?),这些会面是彼此进一步了解的最好机会。这会让学生感到更舒服,也会更有责任感。如果他们觉得你在他们身上投入了时间,他们就会觉得有义务在课堂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并且会尽最大努力不让你失望。

(3)在教学前几周尝试设计小组练习

此外,在最初的几周内,尝试设计并实施一项练习,要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这可以让那些比较害羞的学生在更小、更安全的环境中尝试自己的声音;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彼此,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动力。讨论应该围绕具体的,最好是书面的指示来进行,由你带领他们完成富有成效的论述所必需的分析步骤。例如,你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系列问题,或者给他们一个论题,要求他们提出两到三个支持和反对的论据。你可以为这些论点如何形成提供广泛的建议,或者指出相关要点。最重要的是,学生应该知道,他们将被要求在课堂结束时向整个小组报告他们的发现。你可能希望鼓励比较安静的学生成为他们小组的发言人。汇报他人的工作往往是练习公开演讲中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

(4)注意适当的肢体语言

适度、积极、肯定的肢体语言有助于建立一个舒适的氛围。扬眉、点头、与说话的人保持眼神交流等,这些都是表达你的好奇心和兴趣的方式。不要弯腰驼背或用手托着下巴,因为这样会抑制你的声音和清晰表达的能力。避免做出消极的姿势,比如靠在教室的一边,双臂交叉放在胸前,或者看手表等。还应该注意学生的肢体语言,只要有可能,一定要安排好教室座位,让你随时都能看到每个学生的脸。紧张不安、眉头紧皱和恳切的眼神交流,往往是学生希望发言,但需要一点鼓励的信号。对这样的学生要毫不犹豫地提出要求,但如果他们不愿意,也不要强迫他们。

(5)提出的问题是开放式而非审问式

如果学生觉得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正确或错误的答案,他们就会非常犹豫地说出来。在可能的情况下,试着提出没有唯一正确或错误答案的问题,而倾向于那些有广泛解释空间的问题。“你觉得呢?”比“是什么?”要好。“我们讨论的这个数字有哪些相关特征?”比“我们讨论的这个数字具体是这个还是那个?”要好。

当然,有时候,用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来提问是必要的,你可能想让全班同学都明白某些事实或论点。即便如此,正确的措辞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对错误答案的焦虑。例如,你可以鼓励那些给出错误答案的学生,表扬他们冒着风险说出来。

(6)课堂上希望听到多方的发言

开课前就让学生知道,你的课堂上不希望单一的声音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同样,也不希望单一的个人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你会允许发言较少的学生在举手时间较长的学生之前发言。如果没有人举手,试着用与他们在课堂外写的东西或发表的评论相关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当被要求发言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挺身而出,尤其是当问题给了他们广泛的空间时,但也有一些学生会保持沉默。你可以在课外与这些比较害羞的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利用讨论部分作为一个练习公开演讲的机会,并询问他们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感到更舒服。

(7)适时地复述学生的表述

理想的谈话应该在学生之间自由地传递,而不是在每次发言之后,又回到教师这里。但是,重新复述一个学生说过的话(“让我看看我是否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可能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发言一直很混乱,自己感到不安,也让全班同学感到茫然的时候,那么对他的发言进行新的诠释,甚至稍加改造,同时总是将想法归功于他们或他们的最初灵感,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信心。

(8)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为了保持自己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不要让上课千篇一律。当重复成为习惯时,教师会感到倦怠,学生也会感到无聊,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果你教工程系导论课,可以把小组的设计方案做成微信公众号推文进行交流分享;如果你教法律,安排一堂模拟法庭的课堂辩论。

4.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与管理

在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面临两个难题:既要活跃课堂气氛,又要维持课堂秩序,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地管理与评价,以便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必需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的。在评价合作学习的时候,要采取多元评价,不能采用单一的评价模式,以便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和提高。

合作学习形式多样,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教育者应根据所教授的学科特点、学生特质、教学环境等因素组织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

相关资源

1. 《实用讨论式教学法》

该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看待“讨论式教学法”的窗户,令人耳目一新,它有助于广大基层教师找到“讨论式教学法”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资源链接:https://item.jd.com/10394747.html

2.《同伴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指南》

内容包括分步骤地指导教师如何在大班教学中实施同伴教学法,如何利用已有的讲课材料来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时,本书还包括一整套经过课堂测试的课程资料,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在为期一年的基础物理课程中更好地实施这一新的教学方法。

资源链接:https://item.jd.com/10809126.html

3.《同伴教学法》慕课

由北京大学汪琼教授的课程团队开发的《同伴教学法》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本课程的目标学员是有兴趣改变大班教授教学模式的老师,对于大班教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感到头痛的老师,对于让学生互帮互学半信半疑的老师,对于怎样出题可以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并激发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教师。

资源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1449482161?tid=1449916442

4.《讨论式教学》慕课

由北京大学王青老师开设的《讨论式教学》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该课程将围绕讨论式教学法的准备、实施、评估、优化、教研等问题,以真实的教学实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并应用讨论式教学法。

资源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1449481162?tid=1449909442

5.《改进合作学习》慕课

由北京大学汪琼教授的课程团队开发的《改进合作学习》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该课程将结合合作学习已有的研究与实践基础,分析合作学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揭示合作学习能够对学习者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因素会促进合作学习的进程,又有哪些因素会妨碍合作学习的进程。同时,课程会结合具体实例,深层剖析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探讨教师如何构建促进学生互动与交流的社会化情境来提升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资源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001555011?tid=1001628019

6.《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慕课

由浙江大学刘徽老师开设的《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下几个疑问将得到解答:什么学习任务适合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会导致课堂的乱哄哄吗?合作学习的小组多少人合适?小组成员之间不合作怎么办?如何才能给每个学生公平的评价?跟随我们一起学习,您将改善您的合作课堂,让您的课堂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

资源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001555014?tid=1450245443

7. 其他合作学习资源

讨论式教学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国内外高校都有关于讨论式教学的研究。

卡内基美隆大学埃伯利中心:

http://www.cmu.edu/teaching/designteach/design/instructionalstrategies/discussions.html

爱荷华州立大学卓越教与学中心:

https://www.celt.iastate.edu/teaching/teaching-with-technology/instructional-strategies/discussions/

参考文献

[1]李姝婷.社会建构理论下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J]. 教师教育论坛,2010,24(5):69-70.

[2]梁爱民.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视角下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11,32(3):64-66.

[3]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The New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94.

[4]张萍,ERIC MAZUR. 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 中国大学教学,2010(8):69-71.

[5]李慧玲,谢家友. 论讨论式教学法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J]. 时代法学,2014(2).

[6][]布鲁克菲尔德, 普瑞斯基尔著.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M]. 罗静, 褚保堂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