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教学体系获评“全国高校教师培训项目优秀案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以教学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评估 - 培训 - 认证”三位一体教学能力提升体系》案例获评“全国高校教师培训项目优秀案例”。
此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开展,旨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优质教师培训项目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力作用。本案例凭借其创新性、实践性和显著成效,经专家审核评议,在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
项目简介
以教学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评估 - 培训 - 认证”三位一体教学,是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首创的“教师教学核心素养研习营”小班化精品培训课程的核心内容。该研习营源起于校内2011年起开设的新教师教学培训课程,历经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已形成成熟模式,曾获得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优秀案例及多项省部级荣誉,也在过去10年为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课程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Feedback)”、“围绕教学目标开展高效的教学(Alignment)”、“讲课清晰(Clarity)”、“尊重学生个体差异(Uniqueness)”、“鼓励学生主动学习(Learning actively)”、“鼓励学生合作(Teamwork)”和“对学生寄予高的期望并确保成功(Yield high)”等七项核心素养(简称FACULTY)为核心,通过理念讲解、自主探究、课堂展示以及自我反思等教学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些核心素养。
“三位一体”——评估
多元教学有效性评估(Multi-approach Assessment of TeachingEffectiveness,简称MATE)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自主研发的一套教学评估和咨询工具。围绕“有效教学”搭建理论框架,对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考察遵循“六维三元”,即以教学行为、课程特质、教师特质、学生特质、学习成效和学生满意度等6个维度作为评估内容,以学生评教、同行评议和教师自评等3种评估主体及相应的评估方式来进行评估。
MATE评估方案共分成课程级和院系(培养方案)级2种。课程级评估旨在帮助一线教师像照镜子一样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并以评估结果为抓手,为参加评估的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反馈与建议,为教学发展提供支撑和引导。院系级评估旨在帮助高校院系诊断一组课程整体的教学有效性状况,并基于综合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计划和优化策略,进而全面促进院系的整体教学水平,打造一流学科品牌。
“三位一体”——培训
设计范式方面,课程采取参与式培训设计。研习营的培训内容依托于教育部课题《循证的高校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框架研究》的研究成果,培训课程方案的设计由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设计师担当,借鉴了很多国内外知名教师培训课程,确保学员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生师比方面,课程始终坚持小班化指导。为了确保所有参加研习学员都能获得好的效果,项目为学员按照 1:6 配备指导教师(辅训员)。辅训员由一大批乐教善教的优秀一线学科教师组成。这些教师都经过专门的训练并长期在学校的教师培训中承担微格教学引导和教学评估专家工作,拥有丰富的辅训经验。
培训目标方面,课程特别注重结合教学实践。研习过程中,学员需要完成3次教学模拟演练。让参训学员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授课课程(内容)与训练的核心素养结合。在“行动-反思”的实践循环中内化教学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实效。
“三位一体”——认证
提升教学能力路径方面,课程构建了“评价-培训-认证”体系。依托“FACULTY”教师教学核心素养、专门设计的教师教学核心素养认证体系和实践社区等环节,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资质认证和教师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估有机融合,围绕“FACULTY”教师教学核心素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
培训传播方面,项目打造了3级培训课程和认证体系。通过7项教学核心素养工作坊研习和3次教学微格演练,完成“教学核心素养研习营”的教师可以获得教师教学核心素养认证。在此基础上通过辅训员研习营,可具备担任培训辅训员的资质。而经过最高级培训师研习营后,则可以获得开展教学核心素养研习营的资格。另外还设计了教学能力的“微认证”机制,将培训碎片化、微课化,具备因地制宜地与各学校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的兼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师在职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场景。
项目成果
教师教学核心素养(FACULTY)研习营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累计举办22期,研习营已受到了参与者的广泛好评。课程满意度平均高达4.84,NPS推荐指数(学员将会向其他教师推荐该课程可能性的指数)达到77.3。
教学发展中心自主开发的多元教学有效性评估在北京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36所高校推广,累计评估课程1499门。
研习营也一度受到各期学员的好评,以下摘自部分学员的反馈:
“FACULTY研习教学集中营,深切感受到优秀的教员、同伴带来的指数级相互促进,或细腻、或精专、或巧妙、或严谨。在汇报、互动与交流中,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在不断影响对方,诸多跨学科的学习讨论融合也不断发生,在不断内化成新知识。每次邢老师的课永远不会让我觉得困顿,专职教员的点评指导永远切住要害。”
“通过为期四天的FACULTY研习营,让我意识到应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打通学生“识记”、“理解”、“运用”等多阶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充实了自己的‘武器库’,以后会采样更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结语
此次获评“全国高校教师培训项目优秀案例”,不仅是对“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上海交通大学在教师培训领域创新实践的肯定。这一案例的成功经验将为全国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未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培养更多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